2008年10月6日星期一

阿祖


写给我的小孩,继森和继锴:
妈妈很想为你们的成长做个完善的纪录。你们的生活点滴,成长趣事,还有身边疼爱你们的,陪伴你们长大的人.
打从你们一出世开始,除了爸爸和妈妈之外,最熟悉的就是照顾你们的外公外婆和外婆家的成员了。有一个人,对于你们的到来,感到欣喜万分。她就是妈妈的婆婆,你们的阿祖。
妈妈的婆婆,你们叫她阿祖。你们是阿祖排名第四十八和第五十二的曾孙子。
阿祖来自中国福建省南安市溪美镇莲塘村。有个很美丽的名字, 叫陈秧。十八岁那年嫁去隔壁宣化村。婚后五个月,妈妈的公公(你们也叫他阿祖)就抱着他的淘金梦下南洋。隔年,阿祖生下了第一个小孩,妈妈的大姑,就这样带着孩子在中国家乡照顾着两个家庭,夫家及娘家。一直到一九四八年,妈妈的曾祖父,曾祖母和外曾祖父都相继去世后,阿祖才带着还没见过爸爸的女儿到马来西亚和分开了十二年的丈夫团聚。
当她说起在中国家乡的生活,总是神采飞扬的。关于饲养牛只的方法,耕稻的点点滴滴,她的童年,她的生活。没听过她抱怨生活的艰辛,对于在马来西亚另组家庭的丈夫也没有半句怨言。她觉得最骄傲的事情是她一个人撑起两个家庭的重担,却不曾欠人一毛钱。就连她的父亲欠人的三毛钱,她也在到马来西亚来之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它给还清了。言语中听得到她的自信与骄傲。
她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家乡的人写了一封信来。就这样而已, 她说。就只是轻轻的说。
阿祖在一九六三年的时候第一次回去探亲,为家乡已经过世的亲人办了场大型豪华的仪式,拍了张好大的照片回来。外婆还保留着。一九八八年,阿祖再次回家乡探亲,六十天才回来。二零零四年五月,妈妈和真姨姨陪伴阿祖到北京探望妈妈的表姐,也到福建去探亲。那里是一个风景美得像一幅画的农村。凉凉的天气,绿油油的稻田,亲切的人们;一切都叫人觉得好不舒服。我们在乡下待了一个星期,住在阿祖的侄儿陈守利伯伯家中。就只是这里走走,那里走走。阿祖感到安慰的应该就是家乡的人都生活的很好。那一星期里,阿祖见到了她的儿时玩伴,以往一起同甘共苦的林家媳妇们。那一星期里,她就像是一个快乐的小孩子,迫不及待的要我们认识她家乡的人与事。要我们分享她的喜悦。某天晚上,守利阿伯让妈妈到他的书房里,妈妈看到了墙上挂了好多我们这些年来从马来西亚寄来的照片,守利阿伯也让妈妈看了从马来西亚寄来的信。这一切,都保存的如此的好。就因为这一点的血脉相连,让相隔遥遥两地的人们,紧紧相连。
妈妈从小,是跟阿祖睡同一张床的。妈妈结婚那天,阿祖坐在厨房里,偷偷的哭了。那一刻,妈妈就真的觉得,自己是家里嫁出去的女儿了。
阿祖不会叫你们的名字,她就自创名字给你们。哥哥继森叫‘狗仔‘,弟弟继锴叫'养鸡的‘。每天早上,阿祖就坐在她常坐的藤椅上等着你们的到来。看见爸爸的车在家门口停下,阿祖就笑了。妈妈会把弟弟递给她抱,再张罗哥哥吃早餐,然后去上班。妈妈常常认为,外婆是照顾你们的人,而阿祖 就是陪伴你们生活的人了。哥哥继森是个有心的孩子,每当有东西吃,他总会先给阿祖一份,自己再吃。弟弟继锴是个好玩的孩子,坐在阿祖脚上眼睛却到处张望,看看有哪个大人有空抱他去走走。阿祖不能抱着你们到处走。她就只是抱着你们坐在藤椅上,唱福建乡谣给你们听;给你们说唐山的故事。
将来你们长大后,可能已经不记得阿祖怎样陪你们玩;怎样替你们吃掉所有你们不要的饼干;怎样在你们午睡的时候,坐在摇篮边轻轻的摇,直到你们醒来;唱怎样的乡谣给你们听。妈妈却希望你们会永远记得这一位长辈给于你们的关爱。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福气,有机会和家里年长的一辈相处在一起,妈妈和你们一样有这样的福气。我们应当感恩。我们一起祝愿阿祖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4 条评论:

marcusnhl 说...

ya, i also wish to have all these, but sadly, i never have a chance to do. do appreciate the elder had done for us, and feel grateful.

Unknown 说...

讀著讀著,哭了,想到我們的小時候

wsun 说...

me too

susu-da-great 说...

很感人的一篇文章.读着你的文章时,我也不自不觉地掉入了回忆的隧道中,寻找我过往的点滴.

加油!

第一个部落格留言竟然停留在这里,不知道小颜会杀掉我吗?哈哈.